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花蓮基地週年慶









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一日是花蓮基地的週年慶。因為花蓮基地的規模與編制在當時一直在變,從聯隊、第八飛行大隊、東指部、一直到接近民國九十年左右成立教準部。部隊的成立日似乎都是七月一日。民國八十一年的七月一日的隊慶日實施十二機(包括有四架F-5B)空中分列式,以三個四機編隊沿著跑道,高度在一千呎左右。地面上有十五架戰機的地面分列式,大坪旁的草地是舉辦園遊會,有得看有得吃,配合祟高的山當背景,還不錯看。朋友在第十四中隊,只有十多架戰機,所以靠多架的F-5B補足座艙數,聽說當時的F-5B都是編在第十四中隊,至少有四架,總數是幾架是機密,或許週檢之後數量會越來越少。在民國七十年左右,花蓮基地復編三個飛行中隊,使用F-5A/B,民國七十五年左右換裝F-5E/F,F-5A整批與丹麥空軍交換,換回一批TF/F-104G(阿里山十號)。特別留下若干架的F-5B,並改成地優塗裝,排飛的時候都會排給較為資深的教官飛或是熟飛,因為起降操作與減速條件與F-5E/F的操作有一點差異。

航發的小故事一






民國八十九年三月,阿扁取得政權,當時的航發生產線上的飛機也快生產完畢了,為保持研發能力,航發就向高層爭取經費,進行IDF中期改良計劃,經費七十億進行翔昇計劃。高層核準後,航發也在當年十一月配合當時中縣民黨縣長的競選活動,辦了一次航太文化節。空軍沒有全盤接受翔昇計劃的項目,改裝案名稱也改為翔展計劃來區別差異。IDF戰機服役後期的零附件與航電的改進是翔展的主要內容,空軍原本只打算改良台南基地的戰機,後來才又同意改良清泉崗基地的戰機,但最後事實會是如何,最後會改幾架,大家等著看才會知道。

戰機降落構圖一




降落構圖視機種外型與外載臨場決定。但是要避免一直拍「機腳」,所以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使用長焦距的鏡頭是最好的。300mm是基本的,500mm更佳,但是這個時候,手持拍照的快門速度就很重要了。因為對空拍戰機,快門速度必需配合焦距數,焦距300mm,快門速度就要1/300。

桃園基地遊記一




有句唐詩的名句:「雲深不知處」。
當年拍拍走時,真的是拍了就走,不帶走一片雲彩,隨意也隨緣。
因為空軍不是我家開的,那塊地當然也不是我家的。
這一張的背景是夏天午後雷雨中的中壢市,F-5E機身顏色在這種背影陰又有正面光源的時候,是會變色的。不過中線油箱的顏色仍是金屬灰。

台南基地的奇怪迷彩





這是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十一日台南基地開放日。
機身上的奇怪迷彩很另類。飛行員的解釋我不太相信,因為不只一架塗成這樣。我反而覺得該機的塗裝是類匪機的海洋塗裝,是為了當年訓練與特戰任務而做的特殊塗裝。因為還有一架雙座機是塗成黑塗裝。

清泉崗的么洞肆1991




從這一年的十一月開始,清泉崗基地的戰機全部改成大隊徽,迷人的中隊徽沒了。經過星安計劃之後(民國七十九年底到八十年三月)。這一年第七中隊準備去接IDF戰機了,戰機集中到第八中隊與第二十八中隊,戰機數也不夠,只有二十架戰機。空軍從新竹基地調了幾架阿里山八號計劃的單座戰機到清泉崗基地,這架4382號戰機就是其中一架,彈射座椅是馬丁貝克椅,注意本機機尾蒙皮顏色上下有一點不協調,應該又是一架拆件機。空軍最後階段的F-104有許多是拼裝機。

桃園大園機場

桃園基地 19927月,我靠著兩篇「中國的空軍」月刊文章內容與兩則A/R-CH-1在海灘迫降與陸上迫降的新聞解讀出台南基地R-CH-1A-CH-1執行海峽護漁護油任務,最重要的是成功預判出該機在桃園基地的降落時間。趁著北部夏天上午良好的天氣與地利之便,我連續四天清晨從台北騎車到桃園基地外面等台南基地飛來的海優塗裝R-CH-1與低空迷彩塗裝A-CH-1。就使用當時唯一的Vivitar鏡頭與RVP底片,300mm、光圈縮到f 8,快門放慢到1/125來拍,成功的為該型機留下記錄(約拍到12架次),最快樂的應是海優塗裝的R-CH-1(全部只有5),這種塗裝的R-CH-1一直到除役為止,地面展示只有在桃園基地展出兩次(1989/8/14 and 1996/8/17),在台南基地展出一次(1991/8/10),在清泉崗基地展出一次(1997/8/14)A/R-CH-11985年由空軍官校移轉台南基地第7172中隊與桃園基地第12獨立隊;19918月因為機數減少之故,基於後勤考慮全部集中到台南基地;199511月最後9架的A/R-CH-1歸建桃園基地第12獨立隊運用,後期的妥善率不良,拍到的機會就更少。
 
北台灣的桃園基地應該可說是拍戰機的最佳練習場,因為桃園基地與中正國際機場為鄰,本場起降航線與國內民航機航線非常接近,時常會有空中接近事件發生。桃園基地天氣受北方氣團的影響最明顯,但是大好大壞,壞天氣時一整天都沒有飛行,好天氣時是「拼命飛」,上午時段、中午時段與下午時段,每一個時段放飛批數約8批達20架次,有時還加夜航。桃園基地與台東基地同是使用F-5E/F,但是機數與機種可說是各有千秋,台東基地是F-5F多,桃園基地是F-5E多。桃園基地飛行訓練是高級戰備訓練使用較多的C構型機,戰機的外載變化基本上是比台東基地多,台東基地出名的是戰機塗裝種類多,訓練機不掛外油箱,機上學官飛行能力不夠,時常會有嚇人的飛行姿態出現。但是桃園基地較不為人注意的致命吸引力是戰機返場時的衝場操作是向內陸方向飛五邊航線,為了避免返場機隊航線拉得太遠,長機的返場操作經常是壓坡度的「小航線」,壓桿操作的結果是讓外面的機迷可以在飛行架次最多的上午時段拍到戰機壓坡度姿態,非常迷人有吸引力。